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420  更新时间:2011/12/23 15:14:51  文章录入:mintao  责任编辑:mintao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对象、内容、性质在课件上)
  
  P1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某一特殊现象、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某一特殊过程或者科学技术某一特殊学科的特殊规律。
  
  P3意义: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
  
  二、关于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自然界的辨证发展包括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的演化,也就是包括天然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人化自然向人工自然的转化、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
  
  天然自然可以定义为是不依赖于人和人的力量而存在的物质世界。天然自然就是人类的认识和行为未曾影响到的自然,大到人类尚未认识到的宇宙现象,小到我们周围的未曾认识到的微观世界。天然自然的微观构成是自然物。自然物是自然界中的天然存在,作为一种天然存在的自在之物,展现了自然的本质力量。
  
  1)从天然自然到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类观测所及从而能够感知的那部分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类进行认识自然的科学研究的领域,目前存在“人化自然”主要有:宇宙演化态“人化自然”、恒星演化态“人化自然”、地球演化态“人化自然”、生物演化态“人化自然”等。“人化自然”是发现天然自然的规律性。“人化自然”由天然自然转化而来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主要标志是对其规律的认识,微观构成是“认识之物”。
  
  2)从人化自然到人工自然“人工自然”是“人造自然”,是人类采取技术和工程手段改造、创建、加工过的自然界,是人类利用自然之材发明制造的人工物。是在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实现了自然的“人化”之后而创造的自然。“人工自然”的范围,基本上是指现实地球的表层。
  
  3)从人工自然到社会自然“社会自然”是技术发明(或工程建造)的人工物与社会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个别的、偶然的、不自觉的人工物,通过产业、产业实践转变成为普遍的、必然的和自觉的人工物即社会的人工自然。“社会自然”具有普遍性、效益性结构性的特点。社会自然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进化而拓展,其主要形态有农业社会自然、工业社会自然、生态社会自然等。社会自然的形成过程标志对自然界利用的新的深度和广度,社会自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农业社会自然、工业社会自然和信息社会自然。
  
  【理解该运动对自然辩证法学科的确立有何重要意义。】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基本思想:(1)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质(2)运动不灭(3)物质决定思维和意识(4)时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物质固有属性(5)自然事物存在对立统一性(6)自然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与相互作用中(7)人类和人类社会是基于自然发展之上(8)人类实践产生“人化自然”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方法论,也是自然辩证法概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观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和当时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相关联的。
  
  辨证自然观: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推翻了把动植物看做毫无联系的、偶然神造的“万物不变论”。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唯物论、方法论和辩证法。整个自然界是统一的,其中各个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都是普遍联系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对立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变动的。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都处于永恒的变化和转变过程之中。--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自然观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和当时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相关联的。自然观在历史上主要体现在古代的朴素的辩证法的自然观、17-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19世纪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基础;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都是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实现了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超越了以往狭义的自然观念,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重大飞跃。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史和人类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应该将两者统一起来,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以往的自然观都是对纯粹的、天然的自然界的看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所揭示的自然界还包括了人参与其中的人化了的自然界。
  
  四、系统论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内容:系统自然观是人们以系统科学为基础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规律的认识,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现代发展的一种形态。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的机制,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系统自然观揭示出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辨证统一。
  
  2、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1)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过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2)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
  
  ②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其具体表现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整体小于部分之和(即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二)、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容:1、自然界物质世界以系统形式存在。(1)自然界的一切物质系统都是由若干物质要素组成的,这些共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的诸要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甚至是异质的。(要素与系统的关系)(2)组成自然物质系统的各个要素是通过它们之间内在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才能够组成为有机统一整体的。(整体性)(3)一切物质系统都具有其特殊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自然物质系统的特殊功能是在其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是表现出来的。(开放性、建构性)2、自然界物质世界演化发展的自组织性。(1)、自组织与他组织(2)、时间之矢(3)、演化的前提:开放与非平衡(4)、演化的机制:涨落、非线性、分叉、选择】
  
  意义:1、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丰富和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3)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阐明了时空与物质的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丰富和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4)揭示了自然界在循环发展中有序和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辨证统一,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关于运动发展的循环观。
  
  2、提供了系统思维模式
  
  五、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内容: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与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
  
  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揭示了生态自然观的本质。
  
  5)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和正义性等特点。人类是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要求超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并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生态文明所理解的公平是一种广义的公平,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公平。其中,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是公平原则的核心。
  
  意义:
  
  【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自然观还要求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做自觉的调控者,当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人类要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调节的原则是:“人类的生存的基本需要高于生物和自然界的利益;生物和自然界的生存高于人类的非基本需要(即过分享受和奢侈的需要)”。“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六、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
  
  本质:马克思曾经对近代科学的本质进行了综合的、动态的哲学分析。他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出了近代以来科学的本质。
  
  (1)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2)科学是社会和精神领域的劳动。
  
  (3)科学是生产力。
  
  (4)科学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层面体现出其社会价值。
  
  (展开)1)马克思认为,科学同工业一道,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人类自古以来就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并随着实践的发展将这些经验知识理论化,从而最终形成了科学知识。与此同时,从近代科学兴起之后,人类就将这些科学知识用来进一步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使科学知识获得了实际的价值。这表明人在自然界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可以通过科学和工业对自然界进行能动的认识和改造。
  
  (2)马克思指出,科学也是一种劳动,是属于社会和精神领域的劳动。科学作为一般的劳动,属于“精神生产领域”,而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
  
  3)马克思指出,科学同技术一样,已经成为一种生产力。随着现代工业将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耗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由此形成的就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4)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科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科学是人类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构成了社会的精神财富;同时,科学作为生产力的要素被用于创造物质财富,因此科学本身成为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组织和国家的致富手段。
  
  特征:根据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可以得出科学的如下特征:
  
  (1)科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2)科学又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
  
  (3)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4)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展开)首先,科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因此,科学具有理性和可证实性的特征。
  
  其次,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因此,科学是具有探索性的、创造性的社会劳动。
  
  第三,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人类文明史和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精神创造方式,是人类文化中最活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既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性质和价值,同时科学又扎根于文化之中。
  
  最后,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早期的科学只是单纯的认识自然,是属于科学家个人的行为。随着近代科学的诞生和科学潜在应用价值的出现,科学开始出现组织化和社会化,企业、集团、国家乃至国际间合作的科学研究逐步增多,科学研究之外的社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到科学研究中来。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协调科学研究的进行,科学逐步成为一种社会建制,用社会的组织形式来协调科学活动,使科学研究带有明显的社会色彩。
  
  七、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科学方法论)
  
  1、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科学研究作为一项创造性活动,它的逻辑起点在哪里?这是从事科学研究活动首先应明确的方法论问题,也是致力于科学方法论研究的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们感兴趣并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科学始于观察”和“科学始于问题”的论争。2)科学问题的意义:科学问题规定着科学研究的内容、方向、途径、方法和手段,决定着科学研究的结果和价值。科学研究总是以提出问题开始,并以解决问题告一段落。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课件上还有3、4)
  
  2、科学事实的获取。在科学问题的基础上,科学研究的第二步则是获取科学事实。科学事实的获取途径:观察和实验。首先,科学观察有助于研究课题的形成。其次,探索性的观察有助于科学假说的建立。它可以为科学假说的提出提供第一手的原始材料。第三,观察可以为检验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提供事实根据。
  
  3、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有了科学事实的获取,需要对科学事实进行整理,这就涉及到科学抽象和科学思维问题。所谓科学抽象就是在思维中对同类事物去除现象的、次要的方面,抽取共同的、主要的方面,从而做到从个别中把握一般,从现象中把握本质的过程。科学抽象的构成:a.科学概念b.科学符号c.思想模型与理想实验。科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
  
  4、科学假说的形成。(1)建立科学假说的意义(2)科学假说的形成方式(3)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4)科学假说的检验。科学假说的形成方式:A、通过类比和模型形成科学假说。B、通过溯因推理(猜想、试错)形成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检验的分类:逻辑检验与实践检验。
  
  5、科学理论的创立。(1)科学理论的结构(2)建立科学理论的原则(3)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及原则。
  
  八、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动力
  
  本质: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体现出以下整体性的内容:(1)技术涉及目的;(2)技术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干预和能动实践;(3)技术涉及物质装置;(4)技术涉及技艺;(5)技术涉及知识;(6)技术是一种可操作性的体系。
  
  特征:1、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技术是人类社会需要和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相结合的产物。社会需要决定了技术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属性;技术创造必须符合自然物质运动规律,则体现其自然属性。
  
  2、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技术首先需要主体要素(经验、技能、知识)的能动发挥;同时,技术还是精神化物质的过程,包含客体要素(工具、机器设备),任何现实的技术及技术进步都是软件(规则、程序、方法)和硬件(工具、机器)的统一,也就是精神性和物质性的统一。
  
  3、自主性和建构性的统一——技术的自主性是指技术是一个相对独立与自主的系统,有其内在的动力与自我发育与自我增长的特点。人是技术的创造者,技术的起源和生成,必然与人、与社会密切相关。但技术一旦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甚至技术塑造人类发展,而不是仅仅屈就于人类的目的。技术的社会建构性是指技术是一种由社会建构的产物。的确,社会对技术及其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技术总是居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的,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这个的过程是技术的社会化过程,是技术的社会制约过程,也是技术的社会建构过程。因此,技术的起源必须根据它的特定的社会背景来理解。
  
  4、中立性(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首先,技术是一种中立的工具和手段;其次,任何技术都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而产生和服务的,目的性就包含着价值内涵。技术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内在价值取决于技术自身属性(技术是科学原理的客观应用);社会价值取决于社会对技术的应用。
  
  5、累积性与跃迁性的统一——在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技术不同(如蒸汽、电力、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体系),表现出技术的跃迁性;技术又具有累积性。新的技术(群)出现后,原来的技术并非全部被否定掉,而是逐渐提升的过程,从而形成技术的多层次性和多种技术的相互融合特征。
  
  6、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首先,技术的目的是为全人类而不仅是为某一特定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而服务的,技术发展是一种全人类的需求;其次,技术发展又受到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又体现出其民族性。
  
  7、技术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标志——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诸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中,提高着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
  
  发展动力:内在主义(技术自主论):强调技术的“自主性”,认为技术是独立的、自我决定、自我推进与扩展,而外部社会条件对技术发展不起主要作用乃至不起作用;
  
  外在主义(社会决定论):认为技术活动决定于技术以外的社会因素。
  
  辨证的认识:技术发展既有自身内在的机制和规律,又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上课件)
  
  九、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一)工程的内涵工程是为了创建人工自然,在科技及经验集成的基础上,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情境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定人工物的活动。
  
  (二)工程的特点
  
  1)、系统性与集成性由于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所以工程活动中包含众多的要素,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工程活动中必须强调系统协调,除了内部的系统协调,还要求与其环境中的其它系统相协调。由于工程系统性的创造产生了集成性。工程问题集成的第一个层次是技术要素层次的集成。工程是多种技术的有效集成。工程问题集成性的第二层次是技术要素与其他要素的集成工程活动中包括了物质要素、技术要素、经济要素、管理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等多种要素的集成。2)、场域性与情境性由于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所以工程活动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进行,具有明显的场域性与情境性。工程人工物是在工程行动中逐步建造出来的对象,工程人工物往往处在特定自然与社会环境里,不可能象一般产品一样可随意移动,也别于一般生产物品批量、定型的特点,具有“不重复性”的特点。3)、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包括工程中的各种要素本身存在不确定性;不确定的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工程整体往往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工程主体认识、实践能力的有限性;由于工程行动过程的场域性与情境性,不确定的情境事件不可避免地随机发生,造成工程行动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带来风险;已完成的工程在其运行中,也存在不可预见的不确定性。4)、工程结果的双刃性与评价的多维性由于工程活动彻底地改变了现代社会的面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工程结果表现出双刃性。同时对工程活动的价值评估必然是多维的、多层次的,它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生态的、环境的、文化的、科学技术的、人文的、审美的等众多维度的价值评价。不仅要从工程活动的外部进行价值评价,而且要把价值评价转化为工程活动内部的行为机制,这已逐步成为现代工程活动重要的内在特征。
  
  本质: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在综合集成科学、技术、社会、人文等理论性知识及情境性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经济核算的约束下,调动各种资源,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情境中,通过探索性、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社会建构行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定人工物的社会实践过程及其成果。
  
  工程的实践本质:上述对工程概念的界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精神,可以从六个方面突出工程的实践本质:①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是开展工程活动的根本目的,它体现出实践活动的有意识性与目的性;②科学、技术、社会、人文、情境等多种知识经验在工程活动中的综合集成与创造,反映了实践活动的探索性、创造性,反映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③工程活动过程中的场域性、情境性、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更是生动地体现了实践的空间性、时间性、鲜活性、探索性与创造性;④整个工程活动的有计划、有阶段、有组织性,深刻地反映了实践活动的有意识性、组织性与社会性;⑤工程活动的成果——某一特定人工物的建造,则体现了生产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物质性与社会性。⑥作为特定的物质生产,工程的本质也在于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之一。它不仅在改造自然的意义上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与人之复杂的社会关系,影响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进而可能导致社会组织、制度安排、仍至于社会结构的变迁,从而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及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工程作为直接的生产力,打开了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着人作为人的自由存在。
  
  产业:本质:由于社会自然的形成过程是追求普遍性的过程,本质上是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必然需要一种新的满足上述需要的实践活动,作为人的新的实践活动形式的产业实践就应运而生。产业可以定义为重复乃至规模化地生产人工物、使个别的、偶然出现的灵感、创意、发现、发明、人工物实现了社会化的传播,创造社会自然的过程。
  
  特点:1、产业的规模性规模性是社会物形成和成熟的标志。产业是个别的、偶然的人工物成为大量的、必然的社会物的过程。能不能形成规模生产是产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本质特征,产业的规模性生产是产业的最重要特点。在产业中,或者技术发明所创造的产品被批量化、规模化地生产出来,或者技术发明所开发的新工艺、新方法被大规模地应用于生产过程,或者是工程建设所采取的各种优化方法可重复、定型化地应用于日常生产,都体现了产业的规模性特点。
  
  2、产业的盈利性产业化过程把个别的、偶然的和不自觉的人工物转变成为普遍的、必然的和自觉的人工物即社会物的过程。和单一的人工物不同,作为人类有目的活动的产物,人工物的社会化不仅要受到自然属性、存在状况和运动规律的制约,还要受到经济水平和文化观念等因素的支配,更重要的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考量,产业的盈利性是产业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3、产业的结构性产业的结构性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产业化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断变化的产业结构满足了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进而决定了社会物属性的获得。
  
  4、产业的系统性产业的系统性是指产业化的过程决不仅是单个技术的突破,更是由于薄弱技术环节的打通而形成技术体系的过程。产业发展也不仅是单个产业的形成,而是由于产业间有机联系的建立形成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的建立。
  
  5、 产业的生产力性产业的生产力性表现产业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进化而拓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本质是由产业发展来推动的。
  
  十、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事实上,人类的科学技术发现都有两面性。我们如能正确利用科技创造,就会造福于人类;我们如果不能正确利用科技发现,就有可能祸害人类自己。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每一次对自然取得的巨大胜利,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来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我们研究自然,目的应当是为了遵循自然法则,而不是相反。当然,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改造自然也是必要的。但改造自然应当有个度,而且改造本身也应当遵循自然法则。
  
  所以,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它在给我们带来福利的同时,都蕴含着某种对人类构成巨大安全隐患的威胁。科学发展的责任,不仅在于推动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在于限制这种技术的负面作用,防止这种技术被不恰当地使用,从而可能对人类产生危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改变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所以科技能推动社会进步,是人类文明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科学技术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第一生产力,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核心资源、战略资源、是一种能够产生高附加值的财富,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从经济发展上讲它是生产力,从政治上讲它是影响力,从社会发展上讲它是推动力,从军事上讲它是威慑力。而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出发考虑,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科学技术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自然也有它的利端和弊端。
  
  科学是一柄双刃剑”。它本身是双刃的,有它的两面性,一面可以用来做好事,另外一面可以用来做坏事,或一面可以带来正面作用,另外一面可以带来负面作用。科技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但也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科技应用于生活则会使生活丰富彩。应用于军事则会使人类命运未卜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哺育出的最精致绚丽的花果。它曾带给人类以辉煌的过去,也必将带给人类以灿烂的明天。我们要从容地挥动科学技术这柄长剑,开辟出一个崭新的、繁荣的、和平的新纪元!】
  
  1、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对社会生活质量、对社会关系的改变、对社会政治、社会文化,都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1)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影响
  
  第一,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潜在的、间接的生产力,需要通过技术转化,在生产、工程实践的具体运用即“物化”过程中才能变成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并推动经济发展;
  
  第二,科学技术通过对生产力各要素发挥作用而体现其生产力的职能并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功能;
  
  第三,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是最主要的作用,经济竞争常常通过科学技术竞争而实现。
  
  (2)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一,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繁荣促进各项社会生活事业如衣食住行、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的发展;
  
  第二、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社会关系的改变如城乡关系、工农关系、脑体关系、性别关系、家庭关系的改变
  
  第三、技术进步促进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家庭办公、交通方式的改变,生活环境的改变。
  
  (3)科学技术对政治的影响
  
  首先,科学技术实力决定国家实力和综合国力;其次,科学技术对“政治民主化”有影响,它可以使得政治参与科学化和民主化,国家和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科学技术推动了政治文明。
  
  (4)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影响
  
  首先,文化成果和文化传播必须要有技术载体,科学技术丰富了物质文化并推动物质文明;
  
  其次,科学技术促进教育的发展,丰富教育文化。
  
  再次,科学技术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丰富精神文化。
  
  另外,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社会管理,丰富管理文化。
  
  (5)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哲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都有影响。
  
  哲学:哲学是对自然界、社会以及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的认识,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升华。哲学对客观世界概括的正确与否、概括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同时代科学技术的状况和水平。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9世纪辩证唯物主义--现代系统的思维模式
  
  艺术:首先,科技成为表现艺术、存储艺术、传播艺术的重要手段;
  
  其次,科技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创作内容中;
  
  再次,科技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宗教:首先,科学技术并不能直接地或根本地消除宗教观念的社会根源,即便有了较高水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创造,仍不能排除人们为避免不测或祈求福祉而信仰上帝;也不能排除人们为寻求安慰或宣扬容忍而诵读圣经。科学与宗教的矛盾还会长期存在下去,所以,承认宗教信仰自由,也是一种科学的、事实求是的态度。
  
  其次,可以逐步弱化、乃至最终消亡宗教。自然科学是对自然过程真实的、正确的反映,原则上不同于宗教观念虚幻的、颠倒的反映。从宗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来说,科学地认识自然奥秘、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是促进宗教逐步趋于弱化、消亡的必要条件。
  
  2、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消极影响
  
  首先,科学技术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如克隆技术、基因工程、转基因食物等;
  
  其次,科学技术导致人的异化,如金钱异化、权力异化。
  
  再次,科学技术带来环境问题。如资源耗竭、能源枯竭、环境污染。
  
  另外,科学技术还带来人类的危机和安全问题,如军事战争,恐怖活动等。
  
  科学技术在给人类文明带来进步的同时,还威胁着人类的进一步生存和发展。
  
  白色污染危害环境农药危害温室效应核污染
  
  十一、创新型国家建设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央提出这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建立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充分发挥我国已经拥有的经济科技实力的基础之上的。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的战略抉择: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2.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3.应对全球化新挑战的必然要求。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总数位居世界前列,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
  
  1、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依据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
  
  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使国家通过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打造和维护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社会环境,实现生产关系调整。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原理
  
  在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的新情况下,创新活动和现代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的结合日益密切,科学技术活动日益成为需要受到国家关注和体现国家意志的活动,需要充分发挥国家对创新活动的调控职能,对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提出了强大需求。
  
  (一)、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创新型国家的内涵是指通过国家社会职能的转变和发挥,实现对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国家成为创新的人格化代表,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使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得以实现。
  
  (二)、创新型国家的特征
  
  1.创新精神。包括探索精神、服务精神、参与精神、学习精神、协调精神、合作精神等。
  
  2.创新投入。主要内包括人力投入和经费投入。
  
  3.创新人才
  
  4.自主创新能力。包括致力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原始创新能力;对各种技术进行融合的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5、创新产出。包括获得的专利数量,论文被引用次数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等
  
  (三)、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途径
  
  (1)通过不断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质是依靠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对国内外创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断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首要和有效路径,其作法是通过加大创新投入、增加创新产出、加强自主创新等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1.加大创新投入,从人力和财力上保证创新的进行。
  
  2.增加创新产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
  
  3.加强自主创新,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并通过产学研联合推动创新。
  
  (2)通过不断完善创新经济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质是依靠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不断调整和完善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因此要通过不断完善创新经济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其做法通过采取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优化加强创新合作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
  
  1.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
  
  2.优化创新合作环境,实现地区和国际间广泛的科技交流。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3)通过国家职能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
  
  1.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创新施行和保护政策及措施,建立相应的创新制度。
  
  2.加大创新精神培育。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推崇创新、尊重创新的氛围。
  
  3.打造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和政府要致力于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体系;稳定支持从基础研究到开发研究的各级科研机构;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十二、创新型人才。
  
  【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也就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1、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开拓进取的精神);
  
  2、有很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冒险精神);
  
  3、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
  
  5、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
  
  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靠“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养体系”实施。
  
  以上特征实际上体现了创新型人才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
  
  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
  
  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
  
  创新人格主要表现在: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方面。
  
  创新型人才能力的培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是一种有自己的特点、具有创见性的思维,是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辩证统一,是创造想象和现实定向的有机结合,是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对立统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训练更显得重要,其途径在于丰富的知识结构、培养联想思维的能力、克服习惯思维对新构思的抗拒性,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加强讨论,经常进行思想碰撞。
  
  敏锐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是取得知识的先导,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从而认识才能前进。一是勇于提问。就是要勇于向权威挑战,不要屈服于外来的压力。二是善于提问。就是要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不能钻牛角尖,不能犯幼稚病。三是乐于提问,锐意进取。
  
  合理的知识结构: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情感逻辑和数学逻辑)、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广泛的邻近学科知识、相关方面的科技发展状况的前沿知识和学习策略知识。
  
  (二)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
  
  第一,培养求知欲学而创,创而学这是创新的根本途径。要具备勤奋求知精神,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在自主创新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第二,培养好奇欲要对自己接触到的现象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要敢于在新奇的现象面前提出问题,不要怕问题简单,不要怕被人耻笑。
  
  第三,培养创造欲不满足于现成的思想、观点、方法及物体的质量、功用,要经常思考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发明、推陈出新。
  
  第四,培养质疑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促使人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三)创新人格能力的培养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方面
  
  1、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激情。崇尚科学、热爱真理、追求进步的品质是创新的根本动力,是创新人格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动力、目标与价值导向。
  
  2、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需要我们努力培养有问题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学生。有问题意识就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综合素质是指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能够从科学与人文两个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创新是一种探索,面临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具备不怕挫折、不惧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坚持探索。
  
  4、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要创新,就必须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不唯潮流。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进行科学的怀疑和理性的批判,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5、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善于学习,积极吸纳今人、前人、国人、洋人以及不同学派、流派的知识成果,在实践中善于同他人团结协作,才能避免因个人知识和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局限性。兼收并蓄,集思广益,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